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

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中的存在主義中的⋯

「Augustus唅著的那口煙,多麼的存在主義⋯」觀影過後,我如是想。

人一生應該學點哲學,認識一兩個什麼什麼主義,不用強記徹底了解,讀後嘗試放諸己身便可。這些主義有如為自己開多扇窗觀察世界,當你工作累了、周末悶了、娛樂厭了,要挑一個主義讀的話,存在主義應係諸般門派中最能打進心坎的靈藥,比參加什麼靈性治療更有意思。

要認識存在主義,什麼「存在先於本質」、「他人就是地獄」等名言通通可以放兩旁,存在主義只說「等待」兩字,求學時上學等小息等午休等放學等看卡通、上班族上班等放飯等食tea等收工,人的存在就是大大小小的等待過程,在等待中過活,亦在等待中消逝。存在主義作品如貝克特《等待果陀》、卡夫卡《審判》、至九十年代Jim Carrey主演的《Truman Show》都有這般描述,人生就在等候中輪迴和消磨,毫無意義。

由此觀之,絕症、長期病患者及其家人應該對存在主義最感共鳴,病者人生就是在等治療等病發等康復等入院等終點中渡過,看不見任何出路,難聽的只是等死,這多麼的悲劇,多麼的存在主義。《生命中的美好缺憾》就說兩個年輕癌症病者的生活,女主角Hazel的癌症已步入末期,病情意外好轉給予她天賜的時間;她在「病者互勉班」認識了因癌病失去一條腿的Augustus,故事就是說他倆在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情況下交往,面對人生的經過。

如果存在主義只是簡單告訴你一個等死的人生,那諸位大師極其量只是說一個眾人皆知的道理,絕對沒需要費 神了解,恰恰相反,在告訴你人生總虛無後,幾個哲學家如薩特、卡謬開始向你碎碎念如何活過往後的幾十年光陰。在這人生一切終將幻滅,無盡的等待中,你唯一可反抗的行動、完全可以控制的就只是自己的想法,唯一可以為無盡空虛賦上意義的就只是自己,存在主義者最喜歡拿希臘神話西西弗斯的故事來說存在,西西弗斯因抗死觸怒雅典眾神,宙斯罰他要把巨石推上一個尖頂山上,每當他推石到山頂,巨石就立刻滾回山腳,西西弗斯每日就在推石中渡過,他不能擺脫宿命,唯一可做的就是在腦海進行反抗,他選擇享受推石過程,改變觀念無視懲罰,精神上戰勝諸神。存在主義教大家的就是用自己唯一可完全掌控的腦袋、行動去反抗,為生命譜寫意義。

Augustus正正切實執行著存在主義教晦,他病情起伏不定,少了條腿,卻仍樂觀面對人生,盡力裝成沒病沒痛一般,照常打籃球打機,約心儀對象出街看戲,他知道吸煙是病患者所不能承受之重,但為勝過命運,他永不點燃也要唅著煙,提醒自己要像西西弗斯憑想法對抗宿命;認識Augustus後,原先很消極,互勉班也不願上的Hazel給影響了,漸漸也「存在主義化」,嘗試享受那充滿限制的人生,她會說:
"You don't get to choose if you get hurt in this world, but you do have some says in who hurts you";

"There are infinite numbers between 0 and 1. There's 0.1 and 0.12 and 0.112 and an infinite collection of others. Of course, there is a bigger infinite set of numbers between 0 and 2, or between 0 and a million. Some infinities are bigger than other infinities... I can't tell you how grateful I am for our little infinity. You gave me forever within the numbered days, and I'm grateful."

對白美得足以成為存在主義格言。

很多人都覺得這類病者電影很悶,認為故事千篇一律,結局大同小異沒特色。按存在主義演繹,所有人的結局都是沒有特色的,君體注定歸故里,重點往往是過程中的反抗,病者對抗命運的精神和行動最教人動容。讀點哲學,教你能欣賞多幾部電影,又識多個大道理,是否很化算?

P.S. 電影中講述了一個為滿足病童最後心願而設的精靈基金,類似組織在香港都成立了廿年有多。病童匆匆一生的infinities比你的短,但你有限的金錢、精力可為他們帶來一生最大的喜悅,有興趣介紹番:http://www.makeawish.org.hk

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

方糖與咖啡

任志剛說香港這金融中心要為中國十三億人服務,其實豈止金融,中大於深圳設立分校、港大成立港大深圳醫院、無線拍套只有大陸人才會欣賞的《同根生》,滿足內地仇港、抑港揚中觀念等等,在在證明,香港服務的,已不再只是香港人。

有別於二三十年來,香港企業、商界(上至霍英東、中至盛智文以及一眾廠佬)上大陸設廠搞地產之類「貢獻祖國」的民間逐利行為,上述幾個團體牽涉公共服務、文化娛樂,受香港納稅人資助的高等學府、掌握香港寶貴大氣電波資源的電視台,現在他們謀發展只會想如何服務大陸,就算本土派、不離地者對此卻沒太大反感,我就不太明白。

這趨勢要命在—為國內提供服務時,這些團體會自我調節迎合大市場需求,而為了節散成本,若果他們將大市場一套照搬過來,香港人教育、醫療、娛樂沒其他選擇,只能照單全收,沒有更好供應,慢慢我們亦只能轉變自己,反向改變需求遷就供應。

回歸十多年中港的關係就是方糖與咖啡:香港像粒方糖,大陸就是咖啡,方糖下進咖啡後,咖啡的確甜了易入口,但它不會變,咖啡仍然是咖啡,那粒方糖卻早已溶化,永遠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