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

羅傑承與王維基

亞洲杯香港對烏茲別克開賽前十分鐘,羅傑承伉儷緩緩步向後備席廂,看臺上阿叔們發出此起彼落歡呼聲,「羅生!」「羅生南華爭兵呀!」引得羅生舉頭揮手致意,這班球場阿叔平常罵人當生菜吃,怎麼羅生卻能得到一致讚賞?

這憎人富貴反霸權的年代,大概只有兩個「財閥」仍受歡迎,一個是羅生,另一個就是王維基。

兩大娛樂-足球和電視在香港曾盛極一時,風光過後卻一蹶不振,球賽質素低、電視沉悶,市民恨鐵不成鋼,轉向歐洲波、日台韓劇而不回頭。只有痴線的投資者才敢在栽進這淌渾水,亦只有痴線的、能突破框框的投資者才能在渾水裡殺出血路。

羅傑承入主南華後以marketing手法經營球會,仿效娛樂圈造星引起大眾關注(如陳肇麒、李威廉等)、寫網誌和球迷直接交流、專機接陳七趕回港踢東亞運射入扳平一球、重金禮聘畢特、基士文⋯令香港球迷將注意力從英超歐聯稍稍轉移回本地波上,他的投資間接鼓勵對手傑志急起直追,建立巴塞青訓模式;羅傑承對飛馬的支持,亦令地區足球得以在港甲發展起來。港甲能從無人注意的死水中製造出話題,羅生應記一功。

成功生意人不做虧本生意之餘,往往能帶領行業走出新局面,受眾人認同,這份滿足感遠比金錢有意義。足球路和電視路一樣難行,羅傑承用自己的激情活化了死水般的球壇,經營縱艱辛但至少還能行下去,為球壇出分力;另一個財閥王維基的激情卻給潑冷水,撼巨人出師未捷身先死,餘下台前幕後一腔冤屈氣,電視業漣漪過後還原基本步,怎不教人痛心疾首。

寄望有天在街頭碰到王維基時,能跟他喊一句:「王生!簽藝員呀!」